书记

词语解释
书记[ shū jì ]
⒈ 旧称从事文书工作的人。
英secretary;
⒉ 党、团等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。
⒊ 指书籍。
例涉猎书记。
英books;
⒋ 书信。
例数通书记相报谢。
英letter;
⒌ 在罗马帝国时期具有一些公证人权力的公证人。
英tabellion;
引证解释
⒈ 指文字、书籍、文章等。
引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安息 在 大月氏 西,可数千里……画革旁行,以为书记。”
《东观汉记·梁鸿传》:“鸿 常闭户吟咏书记,遂潜思著书十餘篇。”
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时始迁都于 许,旧章堙没,书记罕存。”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颜氏 之先,本乎 邹 鲁,或分入 齐,世以儒雅为业,徧在书记。”
⒉ 指书牍。
引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许皇后》:“废后因 孊 私赂遗 长,数通书记相报谢。”
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皇甫规妻》:“妻善属文,能草书,时为 规 答书记,众人怪其工。”
宋 曾巩 《福州回曾侍中状》:“虽有心诚嚮往之勤,而无书记候问之礼。”
⒊ 从事公文、书信工作的人员。
引《文选·任昉<齐竟陵文宣王行状>》:“谋出股肱,任切书记。”
吕向 注:“书记谓文学之士也。”
唐 朱庆馀 《送韦校书佐灵州幕》诗:“职已为书记,官曾校典坟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黄秀才徼灵玉马坠》:“但凡幕府军民事冗,要人商议,况一应章奏及书札,亦须要个代笔,必得才智兼全之士,方称其职,厚其礼币,奉为上宾,所以谓之幕宾,又谓之书记。”
清 孙枝蔚 《留别钱退山》诗:“忽到边城作书记,主人原不重文字。”
⒋ 专指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。
引孙犁 《秀露集·书的梦》:“后来在 北平 政府当了一名书记。这个书记,是当时公务人员中最低的职位,专事抄写,是一种雇员。”
⒌ 某些政党和团体的各级组织的负责人。
⒍ 书写;记载。
引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四》:“严遵美 ……其子仕 蜀,至閤门使,曾为一僧致紫袈裟。僧来感谢之,书记所谢之语于掌中,方属炎天,手汗模糊,文字莫辨。”
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三:“晁无咎 閒居 济州 金乡,葺东皋 归去来园,楼观堂亭,位置极萧洒,尽用 陶 语名目之,自画为大图,书记其上。”
分字解释
※ "书记"的意思解释、书记是什么意思由辞源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近音词、同音词
- shū jí书籍
 - shú jì熟记
 - shū jī枢机
 - shǔ jí属疾
 - shǔ jí属籍
 - shù jī树基
 - shù jí术籍
 - shù jì数迹
 - shǔ jī蜀鸡
 - shū jí殊级
 - shū jī输机
 - shū jǐ书几
 - shū jì殊际
 - shū jí枢极
 - shù jī庶姬
 - shù jì数纪
 - shù jī庶几
 - shū jì殊继
 - shú jì熟计
 - shū jì殊技
 - shù jì术计
 - shǔ jī曙鸡
 - shū jī输积
 - shù jì数计
 - shú jì孰计
 - shū jì殊绩
 - shù jí戍籍
 - shù jì庶绩
 - shū jí舒急
 - shù jí束棘
 - shū jǐ舒戟
 - shù jī树鸡
 - shū jí书笈
 - shù jì束紒
 - shū jí舒疾
 - shū jǐ书脊
 - shū jì书计
 - shū jì书迹
 - shù jí束急
 - shǔ jì黍稷
 - shū jǐ疏脊
 - shǔ jì署记
 - shǔ jì鼠技
 - shǔ jì鼠迹
 - shū jì疏忌
 - shū jì疏记
 - shù jǐ恕己
 - shū jì叔季
 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jiǎng gàn dào shū蒋干盗书
 - pò tǐ shū破体书
 - hòu hàn shū后汉书
 - rì jì日记
 - hàn shū汉书
 - wǔ sè shū五色书
 - lǎo cán yóu jì老残游记
 - shí yí jì拾遗记
 - děng shēn shū等身书
 - shū jì书记
 - shū jì书记
 - shǒu shū手书
 - jiào kē shū教科书
 - jiāo shū教书
 - lóng cǎo shū龙草书
 - shòu shū受书
 - shàng jì上记
 - bā tǐ shū八体书
 - shū fáng书房
 - shí nián shū十年书
 - shū kù书库
 - guān cháng xiàn xíng jì官场现形记
 - yí shū遗书
 - tú shū图书
 - jué mìng shū绝命书
 - jì yì记忆
 - shū mù书目
 - jì de记得
 - jì lǐ gǔ记里鼓
 - jì zhù记住
 - shū fǎ书法
 - jì lù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