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之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隐居的念头。
出处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受朝寄,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”
例子时与风流儒雅之士,置酒高会,吟咏先王遗风,翛然有东山之志。唐·王维《与工部李侍郎书》
基础信息
拼音dōng shān zhī zhì
注音ㄉㄨㄥ ㄕㄢ ㄓ ㄓˋ
繁体東山之志
感情东山之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指人的志向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素昧平生(意思解释)
 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释)
 - 日日夜夜(意思解释)
 - 默不做声(意思解释)
 - 遁世离俗(意思解释)
 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释)
 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 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释)
 - 下临无地(意思解释)
 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 - 敲诈勒索(意思解释)
 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释)
 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 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 - 举世无敌(意思解释)
 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 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 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 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 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 - 群山四应(意思解释)
 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释)
 - 大起大落(意思解释)
 - 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(意思解释)
 - 善自为谋(意思解释)
 - 过五关斩六将(意思解释)
 - 步步深入(意思解释)
 - 背义忘恩(意思解释)
 
※ 东山之志的意思解释、东山之志是什么意思由辞源阁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日甚一日 | 一天比一天厉害。 | 
| 超俗绝世 | 谓超出世俗,无人可比。 | 
| 志满意得 | 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 | 
| 雪兆丰年 |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。 | 
| 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 
| 敏而好学 |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 
| 玉卮无当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 
| 铺天盖地 | 铺:把东西散开;盖:笼罩;遮蔽。遮住天;盖住地。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。来势猛烈。也作“遮天盖地”。 | 
| 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 
| 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 
| 今是昨非 | 现在是对的;过去错了。 | 
| 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 
| 融会贯通 |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 
| 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 
| 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 
| 各行各业 |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。 | 
| 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 
| 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 
| 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 
| 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 
| 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 
| 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 
| 白草黄云 |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。 | 
| 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 
| 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 
| 困兽犹斗 |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 | 
| 逢人说项 |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| 
| 顾影自怜 | 看着影子;自己怜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独失意;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。 |